現今社會,許多人均認為財富與成就成正比,財富越多就越有成就。然而我個人並不認同這種看法。
首先,何謂成就?我個人認為成就的定義就是個人對社會的貢獻,因此成就應與其個人品德和對社會的關心成正比。財富越多,極其量只能代表對社會的影響越大,並不代表其成就,倘若自私自利,不對社會作出貢獻,甚至以剝削大眾市民的利益以謀取暴利,對社會造成破壞,只會比貧窮更為失敗。
如中國著名大貪官和珅,死前資產約有八億至十一億兩白銀,超過當時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,約值現時七千多億人民幣,成為十八世紀的世界首富。然而,這是否代表他的成就極高?在他從政其間,利用各種不擇手段籠絡地方勢力和打擊政敵,並且違法經商,逼良為娼,拐賣兒童,並壟斷了柴、米、油、鹽等必需品,使人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,大大削弱國力,使清朝從頂盛時期迅速陷入困境。和珅雖富可敵國,但終日以權謀私,對國家造成嚴重負面影響,聲明狼藉,死後亦被世人唾罵。可謂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失敗的人。
從和珅這例子,可見即使擁有大量財富,倘若立心不良,禍害社會,最終只會換來失敗。相反,倘若熱衷於社會,盡心盡力幫助有需要的人,即使不甚富裕,亦可以獲得龐大成就,如著名天主教慈善工作家---德蘭修女。
德蘭修女家境貧窮,自少信奉天主教,一直從事教育工作,後來更當上校長,本可安逸生活,但眼見四周都是麻瘋患者、乞丐和流浪孩童。於心不忍,認為自己有義務去幫助這些難民,於是放棄了校長之位,離開修會,卸下修女袍,獨自一人到貧民窟去,照顧當地的窮人和被人遺棄的麻瘋患者,當時的麻瘋傅染病經已失控,人人見到麻瘋患者都避之則吉,德蘭修女卻絲毫不懼,並對他們照料有加,由於其無私的奉獻,救活了大量難民,德蘭修女於一九七九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,多個國家政府與社會團體亦陸續授予德蘭修女各項獎項,以表揚其功職。
從以上的例子可見,成就並非與財富成正比,而是與其個人品德和對社會的關心成正比,對社會的貢獻與大,成就就越大。相反,倘若對社會毫無貢獻,即使擁有大量財富,亦不見得擁有很大成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